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程項目竣工,這些項目蘊藏著海量的具有使用價值的工程數據和經濟數據,由于缺乏信息交流通道和共享機制,致使這些數據沒有得到充分利用,而些數據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,如何合理地開發、整理、利用這些數據,將其轉變為及時、準確的市場信息,本文提了一些看法。
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,在這40年里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。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,截止2017年末,中國的GDP總量已達82萬億,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而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達63萬億,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為51萬億,房地產開發投資也有10萬億,因此工程建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是顯而易見的。
工程造價管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幾大管理要素之一,在投資管理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,建設單位將工程造價咨詢管理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,主要包括立項決策階段、設計階段、招投標階段和施工階段,可以起到有效地控制投資的作用。施工方(承包方)通過工程造價管理可以降低企業成本,使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等得到充分的利用,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工程造價咨詢活動除了必須的法律、法規外,目前主要的依據之一就是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和配套的計價定額,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尤其是計價定額自它誕生的那一天起,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,是編制工程量清單、招標控制價的依據,是編審建設工程投資估算、設計概算、竣工圖預算、工程竣工結算的依據,是調解處理工程造價糾紛、鑒定工程造價的依據,是投標報價和衡量投標報價合理性的基礎,是編制投資估算指標、概算(定額)指標的基礎。